恐龍時代|香港首次發現白堊紀恐龍骨骼化石 周五起在香港文物探知館展出

社會

發布時間: 2024/10/23 18:27

最後更新: 2024/10/24 13:19

分享:

分享:

在赤洲發現的恐龍骨骼化石,由兩塊經專家清修的化石標本拼合而成 (紅線內範圍)。(古蹟辦提供)

香港首次發現恐龍骨骼化石。專家在赤洲發現估計屬於白堊紀時期(約一億四千五百萬年至六千六百萬年前)的恐龍化石,推測有可能是蜥腳類恐龍或鳥臀類恐龍。

點擊圖片放大
+5
+4

古蹟辦明日(24日)下午在香港文物探知館舉行講座,由古脊椎所的專家講解中國的恐龍和恐龍研究,參與人士可於參加講座後,在探知館率先觀賞香港的恐龍化石。該恐龍化石亦會由周五起(25日)起於探知館向公眾展出。此外,古蹟辦現正於探知館庭院蓋建臨時工作室及展示空間,預計今年年底開放予市民現場觀看專家清修化石和觀賞已清修的化石。政府亦會策劃展出化石的長遠安排,以提升公眾對古生物的興趣和知識。

發展局古物古蹟辦事處(古蹟辦)今年三月接獲漁農自然護理署(漁護署)通知,赤洲的沉積岩可能含有疑似脊椎動物化石後,發展局隨即邀請古脊椎所的專家來港進行野外考察、化石樣本研究,以及建議管理方案和商議後續工作。他們今年6至8月到赤洲實地考察,並收集岩石樣本。經過分析,最終確定樣本屬於大型恐龍骨骼化石。專家建議繼續發掘赤洲含有恐龍化石的岩層,以期發現更多化石,作深入研究及鑑定,以確定恐龍的品種和特徵。

發展局指,有關白堊紀時期的推測只要是根據赤洲沉積岩地層年齡的上下限及與廣東省相似地層對比,而從赤洲地層和沉積岩的特徵推斷,恐龍的生存環境氣候炎熱乾旱,有河水流經低窪地區,雨季時河谷可能變為泛濫平原。專家亦推斷,該恐龍可能死後被沙石淹埋,其後被大水沖刷出地表,然後再次被埋藏於發現地點;由於發現的恐龍骨骼分佈散亂,且破碎風化,在原地死亡後被埋藏的機會較低。

🎓全新TOPSchool全港中小學校搜尋器,入HKET App即睇!

下載HKET App,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全方位資訊:

【全港中小學選校資訊】 【名校專區升學攻略】

【兒童健康百科】 【職場文化智慧】 【家事百科全書】